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_校友服務--校友動態-澎湖女兒 外交尖兵朱玉鳳(第19屆外文系)

澎湖女兒 外交尖兵朱玉鳳(第19屆外文系)

  • 單位 : 校友服務
  • 分類 : 校友動態
  • 點閱 : 520
  • 日期 : 2022-01-06

學歷: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經濟學碩士、社會學碩士、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

       榮獲東海大學第二十二屆傑出校友獎(2021年),是台灣首位女性禮賓司司長,曾任駐堪薩斯辦事處處長、駐聖文森國大使館首任常駐大使、駐希臘代表處代表、外交部次長;創立伊莉莎白國際禮儀協會。著有多本國際禮儀相關書籍,其著作《跟著禮賓司長學國際禮儀》納入禮儀課程指定教科書。

飄洋過海的澎湖女狀元

       朱玉鳳校友生於澎湖,自幼便看著父親辛苦工作,母親含辛茹苦為家庭付出,因此她立志拿獎學金拼命念書來減少父母的負擔。從小到大她都是個資優生,以馬公高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當年她可以保送台師大,但仍堅持考大學聯考,最後考取東海大學,開啟了與東海的緣分。

學歷: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經濟學碩士、社會學碩士、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

      因為澎湖東北季風強勁,鹽分高不易種樹造林,一到東海朱玉鳳便被鬱鬱蔥蔥樹木環繞的美麗校園給著迷,但來東海的路途卻是一波三折,入學時正巧碰上颱風侵台使得班機一延再延,差點趕不上開學典禮。巧合地,畢業那年,母親特地從澎湖趕來,又再次遇上颱風,舟車勞頓之下才順利參與女兒的畢業典禮。

      在東海一開始先就讀政治系,爾後到外文系,學習的四年當中,圖書館啟發了朱玉鳳開闊的國際觀,她告訴自己一定要把英文念好,因為那是通往國際的鑰匙。校園自由而且開放的學風,不同於高中時代的種種限制,“You can do anything you like!”這種只有東海校園才能孕育的養分,日後成就了朱玉鳳行事創新、突破傳統窠臼的非典型外交官風格。

踏實前行 勇闖外交殿堂

      大眾對於外交官的想像是光鮮亮麗,觥籌交錯,常常出國的工作樣貌,事實上要當一個稱職的外交官,不僅抗壓性要強,國際場合的種種幾微徵候更不容小覷。朱玉鳳先後考上外交行政人員以及外交領事人員特考,在外交部禮賓司七年後才奉派出國服務,她利用尚未出國的這段時間,學習與涵養自己對於國際禮儀的知識,曾經幫外交部長官起稿國際禮儀用書,也醞釀日後一系列禮儀專書的構想。

       當年外交部人員多是政大外交系,東海學長姐為數不多。一位澎湖來的女生隻身奮鬥,能夠當上次長都要歸功於在外交部各個職位上磨練的結果。外交部的同事個個是高學歷的菁英,她體悟到自己只有學士而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因此被外派至美國舊金山工作期間,雖然身兼母親與繁忙外交職場的雙重身分,毅然在大學畢業十三年以後再度重返校園夜間進修,三年內拿下經濟學、社會學系雙碩士。1992年調返外交部,朱玉鳳的經濟學專業受到當時長官重視,被調至新成立的經貿司服務,得以發揮經濟學碩士長才,她提出很多國際經濟情況的報告書,當選為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也因此十年後得以有資格再被選為全國傑出公務員,這是公務人員的桂冠。

以禮相待 台聖邦誼

       在朱玉鳳被外派至聖文森擔任大使時,台灣與聖文森建交已有20多年的歷史,然而她展現許多外交創新作法,以「同理心」與服務的角度與友邦交朋友。雖然在聖文森只待了短短兩年半,但她充分善用時間安排了許多活動。她更笑稱當時在聖文森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她的,離開聖文森的那天,當地人民以及她結交的國際友人與家庭更是充滿不捨之情。

       朱玉鳳在聖文森有許多創舉,例如,頒發獎學金給聖文森當地學童,她設計了台灣在哪裡、台灣的人口數等與台灣習習相關的題目,讓當地學童更了解友邦台灣的風貌。也協調當地學校於社會學科加入「認識友邦台灣」的內容,並編列台灣手冊供老師們教學之用。2005年陳水扁前總統一行人抵達聖文森時,她事先協調聖國唯一的樂團演奏「快樂的出航」歡迎訪問團,致訪團人員津津樂道;也早早安排聖文森小朋友們練唱台語「望春風」,當日在臨時搭建的舞台上高歌迎賓,小朋友們手持雙方小國旗,隨著樂音律動搖擺,場面熱鬧,現場媒體擠滿舞台前,興高采烈的隔洋報導。十六年後,朱玉鳳與新北校友會站在募款餐會的舞台上,為聖文森籌募逾100萬元,作為火山爆發後之救難善款,令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女士(Andrea Bowman)相當感動。

       朱玉鳳在外調希臘期間,因緣際會下,接觸了「道」,以良善利他來修身養性,抱持自覺覺他的心胸。平日也寄情於書畫,曾於2015年舉行「澎湖灣、愛琴海」水墨畫個展。她知書達禮的內涵完全體現了論語中「不學禮,無以立。」的精神,這也是她在外交殿堂中多年累積經驗的展現。退休後開始撰寫出版書籍來推廣國際禮儀,並獲得教育部的支持,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中有關國際禮儀的研習,希望禮儀教育能普及化,為國際化課程中注入禮儀素養。

品格教育 融入知行合一智慧

       東海提供了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孕育她日後的成長,如今是回饋母校的時候,她居中牽線讓台非經貿協會與母校簽約、以及聖文森大使館與母校簽約,希望能引進優秀的外國學生來到東海,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當年她念書的時候,有非常多的外國老師,她也希望現在有非常多的外國學生來東海。她說來自大肚山的學生總有股特別的氣質,朱玉鳳借思想家王陽明的理學核心「知行合一」,闡述東海大學校訓「求真、篤信、力行」就是「禮」的涵養。鼓勵大家要秉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老的定義並非是年紀,而是當一個人停止學習之時就老了。因此朱玉鳳在退休後,積極推廣國際禮儀做師資培育,宣揚禮貌運動,有禮的社會才能讓人安居樂業。

在傑出校友表揚典禮中,朱玉鳳以良善的故事分享,人生是一段學習的旅途,學問與知識很重要,因為是謀生的工具,但是唯有心存良善才能成就自己亦成就別人。

       同時朱玉鳳也給學弟妹們勉勵,在全球化下競爭的世代下,要把握求學階段中的每分每秒,不要浪費掉時間,把該學的知識學好。「誠於中,形於外」,想像你自己就是一個品牌,要好好塑造你的人格與品德;待人處事、同理心、禮貌都很重要,學習如何規範自己。當踏出校園後,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平步青雲,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資料提供/就友室,撰稿及採訪-吳袖慈、就友室蔡清欉、林姿菁,美編排版-陳欣慧)

伊莉莎白國際禮儀協會 小檔案

        伊莉莎白國際禮儀協會係由朱玉鳳大使與創會理事長周純如老師攜手共同創立。宗旨是推廣國際禮儀並期使大家可以將國際禮儀落實於生活中,並致力於將國際、商務、接待、生活禮儀的觀念落實在各種場合,匡正國際禮儀知識,將最正確的國際禮儀傳承給所有人,才能與國際接軌,同時展現最有內涵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