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鋒學長-碳領域的專家,執著的探索者
採訪撰文:資工二 張子威2018/11/1
張清鋒學長是東海第十屆化工系校友,曾任職於美國Union Carbide公司38年,並以Carbon Product Division主管的身份在2014年退休。張學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以及他的團隊的研發能力,大部分的研發放到他手裡都可以在6個月以內完成,包括之前三星手機發熱爆炸的散熱元件以及世界上最好的針狀焦的研發。同時,他還獲得過各類大獎比如美國碳協會的院士獎,斐陶斐會員等等。
保送進東海,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人生
1964年,張清鋒學長以保送生的身份來到東海。早年的學長,家境不太好,家人無力承擔他的學費,因這樣的因緣,讓學長學習到逆境增上緣的自立生活考驗,勉勵自己刻苦學習。每當凌晨4點,彼星帶月來到教室裡,在寧靜的清晨, 複習及準備當天的課程,學長道“我喜歡在安靜的環境裡學習,尤其是數學,這能激發我的思考”,大學4年裡,每個學期學長都是系上第一,最後更是以工學院第一的身份畢業,在東海四年勞作工讀制度的培育下,養成努力不懈怠的精神與毅力,而後學長來到美國繼續學習如何用功求知識,以及如何學習與朋友相處。
東海的通才教育,給學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學長印象最深的,就是音樂課。必修的音樂課,讓他學會了如何欣賞音樂,也正是這種鑒賞能力,在以後的生活中慢慢激發他的創造力。在繁忙的功課與事業裡,常聽古典音樂來陶冶自己的身心。
愛音樂的室友,常常會帶著學長欣賞美國鄉村音樂,讓他開啟了不同的藝術範疇。誠摯的四年同窗友誼,大家一起學習,分享生活的喜樂,直到現在還是時常聯繫。學長也建議,一定要珍惜和同學、朋友以及和老師們的友誼,三人行必有吾師,他們是你未來的善知識與益友。
始終回響著的音樂聲,陪學長走過了大學四年。音樂在校園各處流淌著,也流進了他的心中,為將來的研究,激發了無限的創造力。我常常聽人講,東海的學生,都是創意十足,突破常規的,不僅僅注重學術,而且充滿想像力。而學長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音樂,當時的純英文教學環境也為學長到美國求學打下了基礎。不但有美國的優秀交換生教的英文課;還有美國的大學教授教導的部分專業課。按照學長的話來講,他去美國求學很“smoothly”。
一心要做研究,開啟了研究生涯
“我的目標很明確。”學長說,自己很適合研究,以後也要做研究,所以他申請到普林斯頓大學研究所,早期的普林斯頓大學只收男生,而後才有招收女生, 更讓人值得讚歎與榮耀的是我們東海大學,第一屆生物系畢業生,鄭彩鶯校友是普林斯頓第一位女博士。“東海一開始就男女生都收,這讓我感覺到了東海的先進理念”, 學長說。
接著,他讀完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就進入到工業界。Union Carbide服務,學無止境,之後公司送學長到近家的大學學習M.B.A的課程,學長感謝這好因緣,讓他有機會學習商學院課程。而學長最讓我佩服的一點是他在一家公司一呆就是38年,見過很多在一個領域耕耘多年的人,他們都懷著敬業精神, 用功學習浩瀚的常識,最後大多都在那個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成為領導者。學長說,”如果你未來想要在事業上有所貢獻,一定要對未來有事先準備,教授是你很好的請教對象和推薦人;還要有遠見:我在一個行業,會去想,這個行業以後會怎麼樣,會有什麼趨勢,而這就是我的選擇研究方向的依據,我不會被現有的研究成果而局限住,發散性思維對我很重要”。
人生哲學是仁愛
當事業如日中天,學長也希望能抱著一份「求真,篤信,力行」的信念回饋社會。去年休斯頓發生水災,整個城市的建築都不同程度的受災。學長不但作為幕後志願者去救災,而且還騰出自己的家,為同志願者而從遠方趕來的志工提供住所。
不僅學長如此,學長的太太也經常作為災難救援的志願者在各種災難現場當志工。2010年,海地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5萬。學長的太太在第一時間就報名海地賑災的團隊,從爭分奪秒的救災到百廢俱興的災後重建,她去了整整三次。而最特別的就是第一次(災難後數星期),張清鋒學長鼓勵自己的小女兒和太太一起前往海地太子港,以見習醫生的身份,來到災區災民帶來醫藥服務。要知道,大地震後,當時要去海地,得從邁阿密坐飛機到隔壁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再坐車行駛上百公里才能到達海地首府,其中兩個人的路費將近3000美元。“當你經歷過這些後,你就能學會感激,你就會覺得生命的可貴:見苦知福,來到海地,見到這原本窮困的國家,經過這次大地震後,沒電沒水,沒有特殊食物,一個個從多明尼加來的葉已泛黃、梗已長鬚的高麗菜,和要咬數次的四季豆,也得吃。當飛機回到邁阿密機場,學長接到第一通女兒哽咽的嗓子,在電話中說:感恩爸爸媽媽的養育和給她上長春籐大學,她住在美國就像住在天堂的天使,以後她不要抱怨自己的食衣,見到海地成千的可憐孤兒,是激發她志為小兒科醫生,當她醫學院畢業,需選擇時,大概是她解剖學還不錯,教授建議她選擇腦神經外科(和她在別的醫學院直攻MD和PHD的未婚夫一樣選擇腦神經外科),她答覆教授:“我當醫生,不是為賺錢”,心中有愛就會人見人愛,當下教授真的很讚賞學長教導子女如此,“我的女兒一開始,和大多數美國年青人一樣,但是,回來以後,在這8年裡,卻再無怨言。”學長也希望東海的同學們開闊眼界,提升技能的同時,也能用滿滿的愛心,來回饋這個社會。
張清鋒學長大事曆
1968 Bachelor of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Tunghai University
1971 Master of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1973 Master of Arts,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6 Doctor of Philosophy,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5-1976 Post-Doctoral Fellow
1979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hio University
1982-1984 Adjunct Professor 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1981-present Member of Advisory Committee, American Carbon Society
1986-2002 Vice President of Cleveland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Directors
1985-present Member of the TMS
1996-2010 Member of CPCPC(1998-2002 Council member of CPCPC)
2003-2009 consultant in GrafTech
2009-2014 Director of technology in GrafTech
2011 R&D 100 Award on SS1500
學長要感謝的東海教授
范鴻志:第二任工學院院長,教導工程數學。
陳世學:教導輸送現象。
董世芬:客座教授,高雄煉油廠廠長(當時),教導石油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