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 吳春放校友 (11) |
|
|
![]() |
講學年度
|
96 學年度 |
講學日期
|
2007/11/28~12/04 | |
講學地點
|
求真廳 | |
講學方式
|
公開演講、師生座談會 | |
講學題目
|
【公開演講】 一、Genes, Neurons and Behavior: From Fruit Flies to Humans. (基因、神經元及行為:從果蠅談到人類) 二、Neuronal and Behavioral Plasticity: Nature and Nurture. (神經與行為的可塑性:本性與教養) 三、The Little Brain That could: Complex Behavior from Simple NerveNetworks. (大腦能做什麼?從神經網路到複雜行為) 【師生座談會】 一、「大」科學與「小」科學面面觀 二、什麼是神經生物學? 三、東海的今與昔 |
吳校友於1969 年畢業於本校生物系,服完兵役後即赴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當時即開始從事行為遺傳學的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後,再至加州理工學院,與行為遺傳學大師 Dr. Seymour Benzer 共事三年。隨即赴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生物科學系任教,自助教授、副教授、至正教授迄今。吳教授除致力於愛荷華大學的教學研究工作之外,目前亦擔任神經遺傳學雜誌 (Journal of neurogenetics)主編。2003 年,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清華、陽明、交通、中央四大學) 聘請吳教授為腦科學中心主任及講座,近年常與四校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者保持密切的聯繫。 吳校友於96年11至12月回母校生命科學系進行校友卓越講座,內容以行為遺傳學、神經生物學及分子細胞生物學為基礎,介紹相關領域間之相互關係,並藉由不同領域之技術及觀念的聯結,突破知識及研究的瓶頸。因為其中所涉及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的合作,因此除了生命科學系的師生之外,應該也會引起物理、化學、心理、社會、資訊、電機工程等領域學者的興趣。 生命科學系所雖然一直開授動物行為學、遺傳學、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等課程,但鮮有人能將這些領域融會貫通。吳校友在講授先進的行為遺傳學與神經生物學知識之餘,更加彰顯出生命科學系兩組 - 生物醫學組與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組 - 的獨特性與相容性。藉由吳校友的講學將可融合生命科學系現有的師資及課程,開創跨領域的教學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