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 鄭瑜雯校友 (28) |
|
|
![]() |
講學年度
|
102 學年度 |
講學日期
|
2014.05.08兩場、2014.05.14 | |
講學地點
|
H216、H534、H308 | |
講學方式
|
公開演講 | |
講學題目
|
(1) 想念東海的日子 (2) 小說˙散文˙我 (3) 一篇作品的完成 |
鄭瑜雯以詼諧的語調和淺顯的例證,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成為作家的緣起,再以作家與聯合副刊編輯的身分說明過往的經驗與體會如何內化成自我的一部份,進一步轉化為作品,提示完整的作品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鼓勵有志於創作的同學莫因作品無法誕生而焦急、也莫因感於自己的不足而驚慌,重新回頭檢視自己生命的內在,便能從中汲取創作的養分,創作的課題因人而異,與其強求自己與他人相同,不如忠於初衷、面對自己的經驗與情感。
首場演講「想念東海的日子」,鄭瑜雯認為東海的四年奠定她創作的基礎,楊西華老師帶領同學閱讀魯迅、沈從文、張愛玲等當時的禁書,開啟閱讀的新視野。
「小說、散文、我」延續上一場演講的脈絡,進一步談論自己的創作歷程。鄭瑜雯首先以吳念真導演的話作為開頭:「你對人是有興趣的嗎?」擔任記者的日子讓她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所有的相遇都滋養了她的生命,提供她寫作的素材。
末場演講,鄭瑜雯從「畫面」、「細節」、「意象」、「自我書寫」和「聯想力」四個部分談論一篇作品的完成。寫作並沒有公式,難在於「如何下筆」,鄭瑜雯建議藉由畫面描述抽象的情感,再用細節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作品的現場,恰當的意象可提高作品文字濃度,提供讀者想像空間,使作品更加開闊。